一樣Hotel出門前有附早餐
但 為了保留一些肚子的空間 吃了份主餐後其他附餐就不吃了
搭地鐵到花拉公園(farrer park)
目的是 吃 黃亞細 傳說中的 肉骨茶
搭地鐵到花拉公園(farrer park)
目的是 吃 黃亞細 傳說中的 肉骨茶
立馬來碗 傳統黃亞細的招牌肉骨湯 和 滷豬粉腸
在台 喝過的肉骨茶 都有些像中藥 不過都是偏甘甜甘甜
這肉骨湯 反而是 讓你舌頭瞬間辣起來種種的黑胡椒味
整個身體都暖活起來的湯
據說肉骨茶這種湯品
起源於馬來西亞 後來流行於新加坡 最後廣傳於華人的世界
肉骨茶: 顧名思義 知道有肉骨和茶
不過有肉骨 有排骨是真的
但有茶卻是假的
「茶」字則是源自創始人的名字「李文地」,
因為賣肉骨湯而被顧客稱作「肉骨地」,福建話中的「地」與「茶」音近,
故後來被稱為「肉骨茶」
來由是 一起在海外工作的勞工非常辛苦
在華人世界 辛苦就是要來用中藥材熬湯進補一下 尤其是冬季
但這些勞工哪有錢可以去抓藥材來補
於是有位略懂中藥材的勞工老闆
據說肉骨茶這種湯品
起源於馬來西亞 後來流行於新加坡 最後廣傳於華人的世界
肉骨茶: 顧名思義 知道有肉骨和茶
不過有肉骨 有排骨是真的
但有茶卻是假的
「茶」字則是源自創始人的名字「李文地」,
因為賣肉骨湯而被顧客稱作「肉骨地」,福建話中的「地」與「茶」音近,
故後來被稱為「肉骨茶」
來由是 一起在海外工作的勞工非常辛苦
在華人世界 辛苦就是要來用中藥材熬湯進補一下 尤其是冬季
但這些勞工哪有錢可以去抓藥材來補
於是有位略懂中藥材的勞工老闆
為了體恤他們 幫他們寫了藥帖子去抓了藥 並 煮了大鍋湯
送給勞工們享用
亦可以增加工作效率...
送給勞工們享用
亦可以增加工作效率...
小印度(Little India)
接著前往小印度
應該眾所皆知 新加坡過去與英國的淵源
有著這樣的歷史:
1819年,任職於英國不列顛東印度公司的史丹福·萊佛士與柔佛蘇丹簽訂條約,獲准在新加坡建立交易站和殖民地,經萊佛士的努力,逐漸發展成繁榮的轉口港
由於地理位置特殊,
新加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一直是大英帝國在東南亞最重要的戰略據點
1942年至1945年間,新加坡曾被日本占領三年半之久,其後回歸英國管理,
並從海峽殖民地獨立出來,1959年成立自治邦,
1963年加入馬來西亞成為—個州,稱為星州
196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並獨立建國
自1965年獨立後,新加坡在總理李光耀領導下迅速轉變成為富裕的亞洲四小龍之一...
講了這麼一長串
就是說英國有殖民過新加坡
也帶來些印度的勞工
多屬於泰米爾人
在英國的種族隔離政策下,作為泰米爾人移民的居住區
因此大多數的印度人都居住在這
也就像是個"小印度"的感覺
當然因這麼人來人往的
也讓新加坡成為了種族的大熔爐
來到了
Serangoon road
Serangoon road
據說是小印度裡 最熱鬧一條街
<馬路上ㄇ字型的裝置 聽說是辦大寶森節的吊飾> |
開著各式各樣的商店 當然在這現代的世界中也賣著各種21世紀的產物
也賣著許多印度的傳統服飾 首飾 耳環 紀念品
整條街 擺著幾十攤的印度彩繪店
比較可惜的是原先想要參與到印度的傳統節慶
大寶森節其實是一個贖罪、感恩和奉獻的節日,信徒相信透過自虐式的以針、鐵鉤刺穿身體感到的痛楚,能與戰神同在、洗清罪孽,並祈求一年比一年更好。
就在 抵達新加坡的前幾天結束了TT
不然這條街就會人擠人
擠到水洩不通
維拉馬卡里亞曼興都廟(Sriveeramakaliamman temple)
這間富有南印度風格的印度廟建於 1881 年,祭祀印度教主神之一濕婆神(Shiva)妻子雪山神女(Parvati)的其中一個最兇惡的化身時母(Kali)
<有眾多的信徒 也吸引我進去看看>
<印度教廟 屋頂的外觀非常的讓人印象深刻 充滿了小小的人像或是神像 一層一層的往上推疊> |
得要脫鞋才能進入廟宇
這讓我想起小時候有去過泰姬瑪哈陵參觀也是要將鞋脫掉
<進入的大門 有著一格格的鈴鐺>
這一格格的 裡面嵌著鈴鐺
問了位在裡面工作的印度老先生 才知道
這似乎是當信徒進到廟前 要先搖一搖 讓神明知道你來了!
但不太確定是否離開時也要搖一搖 告訴神明要離開了?
在參觀的過程中
也有一群信眾跟隨著身塗白染料的神祇工作者 進行祭祀儀式
這麼近距離在一間印度廟內,看著儀式進行還是頭一遭
但為了不要干擾到他們宗教的活動 相機在裡面我就沒有使用了
接著為了更融入小印度
嘗鮮了花了點錢給印度婦女畫了
印度彩繪
整條路一攤一攤將過去的作者拍成照片集著整個相簿
展示在摺疊桌上
不管你是要畫在手背上 手臂 腳上 甚至是鎖骨 胸口都可以
大大小小的各種圖騰 圖示
讓我不知道該選甚麼樣式才好
但印度婦女也不會展現出不耐煩的態度
安靜的讓你看著相簿
最後挑選了一家走了進去
也選了得比較中性的圖騰
其實有點難選
畢竟印度彩繪(Henna)
在印度傳統上
做為印度嫁娶時祝福之用
多數圖案比較女性化
PS.這麼有興趣畫 是因為之前有位朋友劉平成去印度服務後返台
他當時也畫了整隻前臂的印度彩繪 心想:超酷的
天然植物顏料:不傷皮膚,圖案可維持一到兩週
藝術工作者 將染料的末端剪了一個小洞
就邊擠出來邊畫
過程癢癢的 怕癢的人可能在這時會很想死吧XD
原來我的膚色和印度人快差不多了
感謝這位很溫柔的小姐^^
畫完會像巧克力醬乾在手上的感覺
她說要靜置一至兩小時 不可以沖水
於是就帶著這手Henna 開始逛小印度囉!
<在印度人眼中 牛是種神聖的動物 木頭看板就橫在路上> <怕手被狗到 拍照就只能維持這樣的姿勢> |
<逛一逛意外的發現 原來Henna也有賣紋身貼紙喔 樣式也是千百種> |
剛好再來此 的前陣子 才剛看過電影-救救菜英文
女主角是為傳統的印度女性,但跑到美國後
講著印度式英語
讓她遇到許多受挫的事
但最後讓她重拾信心的是
她做的拉杜球(Ladoo)
於是就到處找有沒有在賣這個 想買來吃吃看
<意外的在這小印度熱鬧的街 發現間點心店> <賣著這一顆顆橘黃橘黃的Ladoo/說貴不貴啦!> |
除了有橘黃色的 也有米黃色的
吃起來到底甚麼味道呢?
皮軟軟粉粉的 有小顆粒的感覺 味道很甜 還帶著一點油油的口感
(可能是用這油 才能把這拉杜搓成一顆一顆圓圓的吧)
賣著一串串拜拜祭祀用的花
蔬果店
那天在超市有看到在賣一盒一盒裝的
叫做鵝莓(GooseBerry)
這天看到位老婦人買了一整袋
看起來就很好吃才會買一整袋吧
於是向前問她說吃起來如何?
她說了:It tastes good! It's good for lady!
一聽到這樣的回答
有人
就馬上拿起好幾顆 說要馬上買來嗑!
就買了6顆吧! 一人3顆試試看
如果吃完還想要吃就到超是在買也可
結果晚上回到飯店 洗完一吃
口感 應應脆脆的
味道: 有些澀澀的 重點是有夠他X的酸
酸到我喝一大口水 都覺得水是甜的!!!
嗯! 我還有兩顆完整的
不! 有個人默默地多塞了一顆給我 是三顆= =
我想這就是充滿維他命C的力量吧~~~唉~~~
中午到了,很餓 所以早就鎖定好
Muthu’s curry
在充滿著印度人的小印度
當然在要吃印度人做出來的 咖哩料理呀!
咖哩魚頭餐
話不多說, 就直接給他點下去
<隨餐附贈的玉米餅乾 就像是多力多滋 可以拿來沾醬吃>
哇!傳統的印度咖哩煮的魚頭
看不出來是甚麼魚? 管他的就大口嗑
我是覺得很道地的味道
結果一吃 有人表情又變了: 好辣好辣!
<這段菜和白飯都放在巨大的香蕉葉上 原本想要用徒手吃的 但被手會洗不乾淨就罷休了>
這一餐吃的超級無敵飽足的啦!!哈哈
小印度的街道 色彩真的很多元 彩繪的牆 讓數十年的街道活了起來
龍海鮮螃蟹王(Mellben seafood)
晚餐搭地鐵到宏茂橋(ang mo kio)
吃 螃蟹
這個地名整個很閩南話呀!
還是只有我這樣覺得嗎??
找到這間螃蟹便宜大尾又好吃的餐廳
我只能給一個讚!!!
怎麼選螃蟹?
阿螃一隻隻的在籃子裡面
跟我說: 快來吃我
抬頭一看
有份說明
靠近一點看
寫著: 蟹肉沒一百巴仙保證結實
就是老實跟你說: 有些看起來大隻秤起來很重 也不代表蟹肉就比較多
因為只有兩個人吃
就叫了隻1KG的阿螃來試試(用 辣味 煮;其他還有黑胡椒的口味)
加點了份炸小饅頭來配著吃
比臉還要大隻的阿螃 這樣合理嗎?
餐廳很貼心的附上鉗子用來夾爆螃蟹腳硬死人的殼
<蟹的大螯裡面的肉 也是長得像YA也>
好不好吃? 看表情就知道了啦!
下次螃蟹可以換個口味 也可以在較大隻點的
夜間動物園(Night Safari)
趕著在晚間20:00入夜間動物園的場
吃完螃蟹大餐後
立馬快走回宏茂橋站
還是太遠 於是搭公車回到地鐵站
跑著去搭138號公車(車班比較少)
到S‘pore Zoological Gdns站
夜間動物園(Night Safari)
用電子票券的QRcode在入口 掃描
瞬間就滑出兩張實體的門票! 有夠方便!
我整個很興奮 好久沒有到動物園裡面了!
白天的動物園可能就沒有這麼與眾不同 所以就先放棄
篤定的來到 聽說是亞洲第一家大型野生的"夜間"動物園
來了果然不虛此行
裡面人可以走的步道 有四條
還有一條要做遊園聯結車的遊園路線
那是條步道 就像是前面的照片: 路牌>看板>動物的介紹+野生的動物
假日還有些動物餵食秀
但我是平日抵達 所以比較可惜
不過還是有些routine的表演
像是 火 表演
<火表演的舞台> |
<噴火 人>
<噴火接力 & 火棍>
另外還有 動物表演
有講著小朋友都聽得懂英文的主持人
看受過訓非常聽話的夜間動物們
<有看過水獺會做垃圾分類嗎?>
<深入觀眾的表情者和中大型動物!!!!>
整個園區真的很大! 腳酸了也可以到遊園列車的搭乘處搭上小列車
整個路程中 會有動物介紹的講說在車上撥放
工作人員也不斷提醒我們要拍動物千萬不可以開閃光燈 也不可以用手電筒照動物
因為他們都是夜間的動物
那樣會影響到他們的生活
所以動物的生活環境園內都只有用微弱不會影響到牠們生活的燈光照著
<白獅子不知道在想著甚麼?> |
<馬來莫 本來有隻就在列車旁 但準備拿相機拍牠時 他就跑掉了> |
更讓我驚訝的是 列車其實兩側都沒有圍欄或門 是開放式的
列車的馬路 跟 這些夜間動物的生活空間 是相通的 也沒有柵欄
所以有時候列車還要停下來等動物通過還能繼續行駛
當然肉食性的動物都是在另個山丘 有深溝 隔開!
<紅腹袋鼠 & 澎澎(疣豬)>
<石灰岩洞 在模擬某些夜間野生動物的生活環境>
礙於公車回去飯店有末班車 地鐵也有末班車
所以沒有辦法待在園區關門那一刻
也根本沒有仔細逛完每一個部分
實在可惜!
應該更早點來的(例如19:00入場)
這一整天很充實很滿足很累ZZZZzzzzz.....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有回必應